
從1990年代開始,教科書由部訂制改為審定制後,坊間出版社紛紛直接參與教科書編輯,在競逐市場時,除了提供教科書,亦提供多種補充教材、測驗卷或題庫。這些服務尤其是測驗卷和題庫無疑是可以減輕老師命題的負擔,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卻潛伏者扼殺老師們創造力的危機。試題設計猶如服裝設計、工業設計,除了需要專業知識,也要能掌握時代趨勢,提供適合學生使用的試題。為師者若習慣以拿來即用的方式教學,久而久之,很容易讓自己與時代脫節。
昔日在開設地理科試題設計課程時,總是從打開視野為起點,先介紹英國、澳洲、香港、中國、日本等地的試題,再回過頭來看台灣的試題,之後每位修課學生從修改已有試題到自行創作試題,下一步是組成試卷,到合作學校測試,測試後讀卡,再以讀卡資料進行量化與質性分析。本主題即以此為基礎,逐一介紹。
國外中等教育的課程與大學入學考試試題
本文先讓大家了解國外的課程,再介紹該國大學入學試題。在此僅提供相關連結,請讀者務必尊重試題的版權,並請參閱2004年美國ETS诉“新东方”侵权案评析。
英國 (United Kingdom)
課程 (Curriculum)
英國民主政治的憲政結構在十九世紀大致已成形,許多人可能會以為其課程也應是各地自由發展,實則不然。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大幅改變英國自二次大戰以來的教育系統,為日後教育發展奠定基礎,其中最重要的變革即是採行國定課程 (The National Curriculum),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期間歷經數經次修正,早期主要關注5-16歲學生,現在已延伸至3歲幼兒。
考試委員會
英國現有五大考試委員會,各委員會的中等教育普通證書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簡稱 GCSE) 為國際認可的學歷證明,相應的GCSE考試即是學生取得證明的測驗;除了GCSE考試,尚有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 (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簡稱GCE A-Level或A-Level) 考試,是學生完成12-13年級的兩年制大學預科的學業後文憑考試,難度較高,最為特別的是設了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試卷,考生繳交一份獨立調查報告。為讓應試者明白試題的特色,各委員會除了 公布當年度的應考資料外,也會公布已考過的試題,包括評分準則等。網友若想下載試題,可以在各官網網頁qualification 的past papers即可以找到。無論哪個委員會的試題,可以發現其題型以非擇題為主,這時就必須再仔細看看其評分方式。台灣的入學考試或是校內考試長久習慣設計選擇題,英國的試題確實值得大家關注。五大考試委員會如下: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AQA);
Edexcel;
Council for the Curriculum, Examinations & Assessment (CCEA):
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 (OCR):
Welsh Joint Education Committee (WJEC)
另外,已有70年歷史的實察研究委員會 (Field Studies Council: Bringing Environmental Understanding to Al, 簡稱FSC) ,在英國境內設置了20處實察研究中心,為中學生開設地理與科學實察技能的課程或提供相關資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中心加強獨立實察的能力,畢竟獨立調查在地理科 A Level佔有20%的比重。
澳大利亞 (Australia)
課程
昔日澳洲曾為英國的殖民地,1986年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唯君主立憲制未曾變動,至今仍尊英國女王為君主。除了政治,澳洲的中學教育雖是沿襲英國的制度,但仍有些差異,大家可以從兩國的課程 架構看出端倪,各州亦有其課程綱要。
考試
澳洲的行政區有六州、兩個領地,高中教育證書 (Senior Secondary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SSCE) 相當英國的GCE A-level,各州與領地有獨立的測驗,各測驗官網也可以查到已考過的試題,以HSC試題為例,一份試卷有一部分是選擇題,其他是非選擇題,與英式有所不同;各科試題以英文為主,尚有考科以中文、日文、韓文、印尼文、土耳其文等文字,為不同族裔的考生作答。請大家思考為什麼?
在澳洲首都職轄區的ACT高級中學委員會(ACT BSSS),負責轄區政府和非政府學校的高中學習認證,其舉辦的ACT Scaling Test (簡稱AST)的測驗分為選擇、簡答與寫作三個試卷,其中選擇題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科學、數學,簡答題著重思考和推理;寫作不是作文,考生依據試題內的特定主題素材,以600字提出明確的論證,參考試題如連結;和HSC相較,AST非以學科別為考科,以作答型式分卷;同樣不是以學科為考科的美國ACT測驗,其考科分為英文、數學、閱讀、科學、寫作,顯然澳洲的測驗是結合英美兩國的經驗,又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各州測驗如下:
新南威爾斯 (New South Wales)的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簡稱HSC。
維多利亞 (Victoria)的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VCE。
維多利亞 (Victoria)的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Applied Learning,簡稱VCAL。
昆士蘭 (Queensland)的Queensland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QCE。
南澳大利亞 (South Australia)的South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SACE。
西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的Western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WACE。
塔斯馬尼亞 (Tasmania)的Tasman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TCE。
澳洲首都特區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的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Year 12 Certificate,簡稱ACT。
北領地 (Northern Territory)的Northern Territory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簡稱NTCE。
香港 (Hong Kong)
課程
香港曾為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英國政權交還給中國大陸,學校教育當然也受影響,1997年之前的課程與英國類似,英文使用普遍;1997年之後,簡體字的中文使用增多,課程也由英制逐漸轉與中國大陸接軌。目前的課程資料可以在香港教育局網頁找到,中學課程分為中一至中三、中四至中六。
考試
早年香港設有香港中學會考 (會考) 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高考),2009年開始實施新學制後,會考與高考相繼於2012年及2014年停辦,2012年推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文憑試),試務工作仍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HKEAA) 負責。
文憑試地理科試題的形式融合中國大陸與英國兩國的特徵,選擇題與非選擇題並重,且為能像已停辦的會考與高考,可作為申請英國大學入學的資料,近年地理科加強實察試題。香港地理教育長期以來相當注重地理技能,但因各個中學地理老師人數有限,不易帶領學生走入田野,實察教育中心也應運而生。以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為例,該學園創辦於一九九六年,校園坐落於長洲島,課程以島內環境為主,並以探究活動和專題研習進行,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好地方。
中國 (China)
課程 (Curriculum)
高考
中考
日本 (Japan)
課程 (Curriculum)
文部科學省負責統籌日本國內教育、科學技術、學術、文化及體育事務的機構,其教育網頁有小學、中學、高中的學習指導要領等資料,內有平成元年(1989)、平成10年、平成20,21年的資料,平成30年(2018年)學習指導要領,各學習階段預計開始實施的時間為小學2020年、中學2021年、高中2022年。平成30年改訂 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的科目,地理歷史的科目為地理綜合、地理探究,歷史綜合、日本史探究、世界史探究,公民科目為公共、倫理、政治經濟。地理綜合、日本綜合與公共三科為必修課程;理科增加「科學和人間生活」。日本的入學考試與學習指導要領有密切關係,可以預見未來的考試科目也應會隨之調整。
入試中心試題
日本入試中心 該中心如同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每年舉辦兩次考試,從官網的「センター試験」可以找到過去3年分の試験問題,內有國語、地理歷史(世界史A、世界史B、日本史A、日本史B、地理A、地理B)、公民(現代社會、倫理、政治.經濟、倫理,政治.經濟)、數學(數學1、數學2、別冊-簿記.會計、情報關係基礎)、理科(理科1-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學基礎;理科2-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外國語(英語、別冊-德語、法語、中國與、韓語)。
上述各大類科又分為數個科目,由考生自行選考,例如理科1有四科,學生自行選擇2科,且選考科目是在考試當下選擇,不是在報名時選擇。
Q: 大家可以思考入試中心為何如此法設計?這種選考方式會有什麼問題?他們如何解決?
尋找日本入試中心網址的方法:
Step 1: 在搜尋引擎的language選擇 日本 (Japan)。
Step 2: Key word 入試中心,即可以找到「独立行政法人 大学入試センター」
step 3: 入試中心官網的「センター試驗」即有關試題的相關資料。
大學試題
除了入試中心的考試,各大學也可以自辦考試,台灣的推薦甄選第二階段各大學的指定項目考試即是源起於此。各大學自行決定考試科目與設計試題,讀者可以到大學受驗預備學校如代々木ゼミナール、河合塾、駿台等找到相關資料,例如https://www.yozemi.ac.jp/course/daigakujyukenka/index.html
https://kaisoku.kawai-juku.ac.jp/nyushi/honshi/19/
http://www2.sundai.ac.jp/yobi/sv/news/index.html
Q: 請比較入試中心的試題和大學試題,題型、答題方式、用字量及難度有何不同?